无尽的拉格朗日应该怎样组建兵力
组建有效的舰队需要综合考虑舰船定位、指挥值分配、站位策略以及实战需求。一支标准舰队通常由前排防御舰、中排输出舰和后排支援舰构成,指挥值上限随基地等级提升,九级基地可达400点。舰船站位由系统自动分配,前排舰船会优先承受伤害,因此需要将防御型舰船如奇美拉巡洋舰、ST59等部署在前排,中后排则配置卡利斯托鱼雷舰、光锥级防空舰等高输出单位。合理利用增援功能可以突破指挥值限制,例如将战巡或航母通过增援加入主力舰队,但需注意增援后舰队会转为普通航行模式。
对抗舰载机为主的敌人时,应增加护航艇或防空型舰船比例;面对高火力阵容则需要强化前排防御和维修能力。不同舰船类型存在克制关系,例如红宝石级离子炮护卫舰能有效克制斗牛级驱逐舰,而蜂巢守卫者护航艇对大型舰船具有针对性杀伤力。编队时应避免单一舰种过度集中,混合搭配驱逐舰、巡洋舰和战列舰才能形成立体火力网。技术值分配也至关重要,优先强化主力舰船的关键模块能显著提升整体战力。
工程舰队建议配备大型工程船提升效率,可混编721运输舰增加仓储容量;战斗舰队则要保证机动性,高速侦查舰能快速部署计划圈,为主力舰队节省策略值。采矿平台建设能减少计划圈占用,但需注意平台等级与矿点距离的平衡。前期发展时建议以护卫舰和驱逐舰为主力,中后期再逐步替换为巡洋舰和战列舰,这种渐进式发展能有效控制战损率。
攻城时需要配置专门针对城市守卫舰队的编队,优先消灭守卫舰队后再攻击城市本体。封锁任务能持续获得野怪经验,但需注意控制封锁强度避免过度消耗。在星系态势任务中,多支舰队协同作战时应当统一指挥,通过曲速飞行同步行动节奏。舰队命名应当清晰明确,便于在大规模会战中快速识别定位,避免因标识混乱导致战术失误。
每艘舰船5-7个配件系统提供了深度定制空间,例如CV3000航母可通过综合搭载平台模块切换战机与护航艇的比例。舰队速度取决于最慢舰船,因此高速舰队应避免混编龟速战巡。实战中包夹战术能绕过敌方前排直接打击中后排,这就要求输出舰队保持较高机动性。维修船在后期效果有限,建议用火力替代治疗,通过快速歼灭敌人来降低战损。




